佛家說有怒目金剛的菩薩,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,典故如下。

  隋朝時,史部侍郎薛道衡有一天到鍾山開善寺參 訪。偌大的寺院裡一片寧靜,
寺中每個出家人都善盡本份,各得其所。有的在林蔭下經行,有的在禪堂中打坐,
有的則勤於執務,個個舉止安詳,神態自在。薛道衡 仔細觀察寺中的一景一物,
好似身處人間淨土。這時正巧一位小沙彌從大殿向庭院走來,薛道衡突然動念頭想
考考這位小沙彌,於是趨前問他:「金剛為何怒目?菩 薩為何低眉?」小沙彌雖小
,卻不假思索立即回答:「金剛怒目,所以降服四魔;菩薩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」
此話一出,薛道衡一臉錯愕,驚訝於小沙彌的才思敏 捷。

  此後,「金剛怒目、菩薩低眉」成為大眾所熟識的用語。兩者 形相、作法雖
有差異,但都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有的方便作法。
正是「因材施教」「觀機逗教」
,都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在世間的眾生中,每個人的資質不一,根機有異,有人不得不角
色扮演一番,有時怒目金剛 相向,有時慈眉善目以對,開發我們的覺性,而這無非都是
出自於一片真誠的悲心,希望幫助對方有所成就。

多數老師平時多為菩薩低眉
當老師起
金剛怒所謂者何?為學生?還是自己情緒?
我想你們都明白。
根本之道是瞭解自己言行,學習態度,多反省思考。
最後的成就是自己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yphoonwav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